卫生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的重点课题《中国十城市甲状腺疾病流行病学调查》完成,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甲状腺学组承担了这项课题,南京、北京、成都、广州、贵阳、济南、上海、沈阳、武汉、西安十个城市参加了这项研究。
调查结果显示:有4个城市处于碘超足量状态;6个城市处于碘充足状态。专家称有些城市市民碘超足量,造成的重要原因可能是食盐量严重超标。
1 摄盐严重超标,摄碘随之超标
现在世界已公认:“碘超足量”和“碘过量”同样会引起甲状腺疾病,包括碘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、自身免疫甲状腺病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。
众所周之,碘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,缺碘会引起“大脖子”病(地方性甲状腺肿),为什么现在又说高碘也会致病?原因是碘摄入量与甲状腺疾病的关系,像一个“U”形,即碘摄入量过高或过低,均会导致甲状腺功能紊乱,而致病。
有朋友问,广州、上海靠海边,吃的海鲜肯定比我们多,为什么他们是“足量”,而我们却是“超足量”?估计很可能与个人饮食习性有很大关系。
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(FDA)认为:人类每天只须摄取150微克的碘。如果每克盐含碘20-50微克,每天食6克食盐(推荐标准),摄入碘已达120-300微克。而我国国民每天食盐普遍超过20克!
2 碘过多过少,甲状腺都会乱套
碘和甲状腺的关系为何如此密切?
甲状腺,作为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体,因位于第2-4气管甲状软骨环前下方而得名;其主要功能是生产、储存和分泌甲状腺激素。
甲状腺激素是机体的发动机,可促进动物,包括人的生长发育和促进能量代谢。
而碘,是合成甲状腺素的原料。
甲状腺内含有碘5~10毫克,占全身碘量的90%,其浓度比血清碘高25~50倍。当膳食中的碘在胃肠道中转变为碘化物,被吸收入血,流经甲状腺后,按照“从低浓度向高浓度浓集”的原理,通过“碘泵”——碘转运体的介导,甲状腺主动地将血中的碘浓集进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。
甲状腺滤泡腔中主要成分是甲状腺球蛋白,碘被浓集进来后,在甲状腺过氧化物酶的作用下转变成活性的碘,并迅速和甲状腺球蛋白上的酪氨酸合成甲状腺激素。合成的甲状腺激素储存在滤泡的“胶质”中,可供机体利用2~3个月。
因此,我们可以把甲状腺看做一个制造激素的工厂,“工厂”含有众多的“仓库”,储存着“产品”甲状腺激素。当机体需要的时候,“仓库”中的甲状腺素被释放入血,被血运到全身发挥作用。尽管引起甲状腺病的因素,还有“遗传、性别、年龄,性格以及自身免疫”等很多,但因为碘是甲状腺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,因此,无论是过多还是过少,都会引起甲状腺一系列生化紊乱及生理功能异常,进而引发病变。
3 低碘或高碘,都会引起甲肿
调查:这次十城市流调与2006年的小型流调数据相比:甲状腺结节(包括单发和多发结节)的患病率,已从10.2%增加到18.6%。
个案:体检时,南京某事业单位许女士做完甲状腺彩超后,被医生告知:“甲状腺肿大,定期到医院复查”。对于病因,医生分析可能是碘过量。
1964年,医学家发现:北海道沿海居民食用大量海藻(每日摄碘10~50mg),该地区学龄儿童中甲状腺肿的发病率为6.6~9.0%。“饮食中高碘可引起甲状腺肿”,自此被确认。之后,世界多地(包括我国)也有很多这样的发现,于是,专家们知道,“地方性甲状腺肿”可分为“缺碘性”和“高碘性”两种。
为什么缺碘、高碘都会引起单纯性甲状腺肿?
病理——
缺碘:血中缺碘时,脑垂体会通过分泌“促甲状腺激素”,“命令”甲状腺加快合成甲状腺素,以满足机体的需要。但由于原料碘的缺乏,在持续的刺激下,甲状腺腺体代偿性地增生,以增加甲状腺素的合成量,于是甲状腺就“肿大”了。
高碘:长期摄入高碘,因为原料多,合成的多,过多产品储留在仓库——滤泡腔的胶质中,而高碘又抑制蛋白脱碘,最终导致滤泡腔扩大而形成甲状腺肿。而且,高碘可以导致甲状腺出现自身免疫,由此促进甲状腺肿大。
肿大的程度有轻有重,有时有结节样感。假如一个地区的居民处于持续地缺碘或高碘状态,就引起了“地方性甲状腺肿”。
4 饮食摄碘高了,甲亢病人多了
个案1:全国人大代表、临海市外国语学校副校长任美琴透露,浙江一所学校搞了一次体检,发现15%的老师患有甲亢。
个案2:河北的一项调查显示:水碘为42.18微克/升,甲亢发病率9/10万;水碘为431.67微克/升,甲亢发病率为33/10万。此结果提示,摄入高碘与碘性甲亢关系密切。
甲亢:是由于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过多而引起的一种疾病。表现为怕热、多汗、食欲亢进、消瘦、心慌、情绪紧张及脾气急躁等。大多数甲亢患者出现甲状腺肿大。不少甲亢患者有眼球突出的症状。
病理:摄碘量长期超出安全范围,会引起甲状腺重量增加,甲状腺滤泡腔扩张,滤泡上皮细胞变平,线粒体减少,细胞数及细胞间毛细血管减少,进而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过多,引起碘源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,即碘甲亢。
个案3:1921年,一位医生在用碘剂治疗甲状腺肿的病人时,发现一部分患者出现了甲亢症状。后来在美国部分“地甲肿”病区应用碘盐后,也发生了类似现象。我国缺碘病区应用碘剂后也有碘致甲亢的报道。
病理:缺碘性甲状腺肿会发生代偿性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,补碘后,在过多的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下,甲状腺激素合成过多,导致了甲亢。
再则,某些人甲状腺已有潜在缺陷(亚临床甲亢),因碘缺乏使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而未显示出来。补碘后,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过多,潜在甲亢就显示出来了。
现在人才大流动,如果本来生活在内陆低碘地区的人,流动到了海边,大吃特吃海鲜,就应该当心甲亢。因为如果你的甲状腺已因低碘而受伤,摄碘过量时就容易造成甲亢!
5 碘超足量,甲减患病率增加
个案:医生为慢性肺梗塞的患者治病,一些病人在接受1~2g碘化钾治疗后,在1~8年的时间里,先后发展为了“甲减”。
甲减,即甲状腺功能减退,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合成、分泌或生物效应不足所致的一组全身性内分泌疾病。
其主要症状有:浑身软弱无力,易疲乏,爱睡觉,怕冷,工作提不起精神,注意力不集中,记忆力下降,智力减退,脱发和月经异常等。
为什么碘药治疗会引起甲减?
病理:当血中碘明显增高时,对所有的碘反应都有抑制作用。
如,抑制脑垂体分泌促甲状腺素、抑制甲状腺浓集碘的摄取和有机化、抑制甲状腺素从甲状腺内释放至血液及周围组织,造成一时性甲状腺激素下降。
一个正常的人,如果平时从饮食中摄入的碘过多,也会引起如此现象。
调查:调查数据显示,碘超足量更容易导致甲减的患病率增加。
专家分析,这很有可能与改变人体的自身免疫状态有关。
病理:碘可以增强甲状腺球蛋白的免疫原性,可以诱导MHC-2类抗原的异常表达,高浓度的碘自由基可直接损伤甲状腺细胞膜,并将暴露出的膜脂质或蛋白成分碘化,增加其免疫原性,使之成为免疫攻击的对象。
如果一个人患上“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(又称桥本氏病),后期发展的结果大多是甲减,因为炎症损害了甲状腺本身,必然导致甲状腺素合成的减少!
6 症状不典型,有病难知道
调查说“甲状腺疾病的总患病率接近20%”,但我们为什么没有发现呢?
(1)表现不典型:不少甲状腺疾病的症状不太典型。如,甲减的临床表现就常常没有特异性。许多病人,特别是年轻的女性病人,只是稍微感到乏力、没精神,有点发胖等,根本不会想到这是生病的表现。
(2)发病速度慢:“碘过量”引起的不良反应,相对“缺碘”来说,需要更长的时间。
临床发现,“缺碘”人群随着时间的推移,很快就出现症状了,因此容易被发现;而“碘过量”人群,即使人体内碘含量超标4倍,10年发病率也才为“缺碘”发病率的七分之一。也就是说,“碘过量”的人群的发病时间明显长于“缺碘”人群。
因为“碘过量”发病的速度较慢,在发病前处于亚健康状态,但已对身体产生伤害了。如,研究发现,“亚临床甲减”可以增加人群的心血管事件的发病率;更为重要的是,“亚临床甲减”会使流产和妊娠晚期胎儿死亡率增加,新生儿智力下降!
全球的甲状腺疾病患者中,有50%不知晓;在中国,甲状腺疾病的治疗率还不到2%。
7 碘盐仍要吃,定期查尿碘
[碘盐]:南京是缺碘地区,在上世纪80年代,因为碘缺乏引起的甲状腺肿大率近20%。自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推行食用加碘盐后,甲状腺肿大率就不断下降了。所以说我们还是应该食用加碘盐的。但是,我们需要限制每日盐的摄入量,并注意平时食用的营养保健品是否含有碘。
如果“重盐”的饮食习惯一时改不了,为不造成每日碘摄入量严重超标,不妨在做菜时,先把碘盐在油里炒一下,让其中的碘升华掉(此为下策,最好摄盐不超标)。
[海鲜]:注意不要长期、连续、过量地食用海鲜,提倡饮食荤素搭配,做到膳食平衡。
[尿检]:定期进行尿检,看看自己摄碘是否过量。
甲状腺激素的代谢产物主要经过肾脏排出,尿碘含量占我们碘摄入量的90%左右,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测定尿碘含量来估计每天碘的摄入量。
[体检]:改变低知晓现状。
有甲状腺疾病家族史者、年龄超过40岁者,以及打算怀孕的女性,有必要定期检查甲状腺功能。
对于甲状腺结节患者,虽然95%以上为良性,但为了那5%的患癌的不幸,非常值得定期检查。
这次调查有个实例:一位中年男性,身体健壮,在没有任何感觉、任何征兆的情况下,被甲状腺超声发现了3个甲状腺结节,在经过进一步的穿刺确诊后手术切除,病理证实为甲状腺癌。如果没有这次调查,他可能还要和癌再共处一段时间,或许当他有了感觉之时,癌细胞早已转移!
专家们更是呼吁:应针对孕妇开展孕早期的促甲状腺素筛查工作。因为“亚临床甲减”会使流产和妊娠晚期胎儿死亡率增加,并导致新生儿智力下降!(碘检测)
咨询电话
0710-3604720
微信扫一扫